Examine individual changes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is page allows you to examine the variables generated by the Abuse Filter for an individual change.
Variables generated for this change
Variable | Value |
---|---|
Edit count of the user (user_editcount) | 74 |
Name of the user account (user_name) | '西园寺铃' |
Whether or not a user is editing through the mobile interface (user_mobile) | false |
Page ID (page_id) | 259121 |
Page namespace (page_namespace) | 0 |
Page title (without namespace) (page_title) | 'Zh-hans:OpenRailwayMap/Tagging in China' |
Full page title (page_prefixedtitle) | 'Zh-hans:OpenRailwayMap/Tagging in China' |
Action (action) | 'edit' |
Edit summary/reason (summary) | '' |
Old content model (old_content_model) | 'wikitext' |
New content model (new_content_model) | 'wikitext' |
Old page wikitext, before the edit (old_wikitext) | '{{Ambox|type=notice|text=本页面旨在统一中国大陆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画图标准。目前部分内容仍处在讨论阶段。}}
==总述==
[[File:配线图——工务数据的直观体现.png|thumb|256x256px|这是铁路工务数据的体现方式之一——工务配线图。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车站的基本线路配置情况。该车站虽规模较小,但其线路种类非常丰富,很适合OSM入门铁路绘图者作为理论学习材料使用。]]
“'''On the ground”'''是OSM编辑中的主要原则之一。即一切点、线、关系等要素要力求以“实际存在”为准则,尽量做到'''“地上有什么就画什么,地上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因此,按照这个原则,编辑OSM中的铁路要素时,要尽可能体现出铁路的“基础建设属性”。结合多方面数据参考和相关讨论,目前多数人认同'''工务部门的数据以及机车内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数据'''对于OSM来讲更符合“'''On the ground”'''原则,同时也更能体现铁路本身的“基础建设属性”,相比其他数据(交通或旅游地图)更加准确、权威、专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一部分大意的编辑者可能会将'''客/货运接算站示意图'''等运输职能部门的数据与工务的运维数据混淆,或将这类为方便运输里程与价格换算从现实铁路线网中抽象出的'''拓扑关系表示'''误判断为“现实存在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去编辑OSM的铁路信息,这种思路是不恰当的。{{Ambox|type=caution|text='''<big>{{Font color|red|特别提醒:中国大陆的一些铁路设施具有军事意义,其位置、用途等信息均为国家秘密。您应当对自己的编辑负责。|}}</big>'''}}{{Mapping Military Sites}}
==线路、轨道==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
<u>正线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称'''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内的部分称'''站内正线'''。</u><blockquote><small>''陈湖,陈汝龙,陈绍勇等 编.交通运输统计词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small>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的指定方式为:
①第一线是单线线路'''全部'''列为第一线,双线线路或双线地段,以列车运行方向的'''下行<ref name=":0">在中国大陆铁路系统中,以北京为中心,驶向北京的方向称“上行”,驶离北京的方向则称为“下行”。 在具有等级差异的线路间,由分支线路汇入主干线路的方向称“上行”,由主干线路岔出分支线路的方向称“下行”。 一些极特殊,不易确定方向和干支关系的线路,由当地路局另行定义。</ref>线'''(或'''乙线''')为第一线;
②第二线是双线线路或多线地段列车运行方向的'''上行'''<ref name=":0" />线(或'''甲线''');
③第三线是指'''并列的三条正线中'''办理列车上行和下行业务的线路 。</blockquote>一条轨道的{{Key|name}}应填入运营维护单位对其的命名,如:“'''京沪线'''”“'''京广线”'''。请勿填入“<s>京广铁路</s>”“<s>京沪铁路</s>”等俗名。
国铁集团线路由工务段命名,通常在线路桥涵隧道旁的应急灾害报警牌上可以找到。复线铁路无需标明各单线的分工。如:“京沪线”在某些区段上有'''三条正线''',这三条正线应当一并标记为“{{Key|name|3=京沪线}}”,'''而非'''分开标记为“<s>京沪上行线</s>”“<s>京沪下行线</s>”“<s>京沪III线</s>”。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部分,使用类型应当根据'''运量/线路等级'''(相关标准讨论中)标注为{{Key|usage|main}}或{{Key|usage|branch}}。其编码{{Key|ref}}参照[https://www.doc88.com/p-9935323933777.html <u>GB/T 25344-2010</u>]的规定执行。具体列表请参见[[Zh-hans:OpenRailwayMap/China Railway Line Number|'''此页面''']]。
{{Key|passenger_lines}}标签代表“无论区间有几条正线,只用一条铁路轨道要素代替”,不适用大陆地区目前确定的画法,在维护时应当删除。
'''<big>各线名称的英文翻译(讨论中)</big>'''
中国大陆铁路线名称的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入{{Key|name:en}}中,无论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
{{Key|name:en}}中,'''只译通名,不译专名。专名直接转写为不带声调的拉丁字母拼音。'''如在翻译学上有更能表达专名涵义的译文,可填入{{Key|alt_name:en}}中。如京哈线在{{Key|name:en}}中'''必须'''译为{{Key|name:en|3=Jingha Line}},但“京哈”为“北京-哈尔滨”的简写,故可在{{Key|alt_name:en}}标签中另标注{{Key|alt_name:en|3=Beijing-Harbin Line}}及{{Key|alt_name:en|3=Beijing to Harbin Line}}。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
'''<big>中国大陆铁路线路通名译文及参考示例</big>'''
!汉语通名
!英语通名
!示例线名
!示例译文
|-
|线
|Line
|'''京哈'''线
|'''Jingha''' Line
|-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定一'''联络线
|'''Dingyi''' Connecting Line
|-
|高速线
|Highspeed Line
|'''京哈'''高速线
|'''Jingha''' Highspeed Line
|-
|客专线
|Passenger Line
|'''哈齐'''客专线
|'''Haqi''' Passenger Line
|-
|城际线
|Intercity Line
|'''京津'''城际线
|'''Jingjin''' Intercity Line
|-
|(动车)走行线
|(EMU)Depot Access Line
|'''雄安'''动车走行A线
|'''Xiong'an''' EMU Depot Access Line A
|-
|疏解线
|Untwining Line
|'''王岗'''疏解线
|'''Wanggang''' Untwining Line
|-
|立折线
|
|
|
|-
|反发线
|
|
|
|-
|发车线
|Depature Line
|'''红岛'''发车线
|'''Hongdao''' Depature Line
|-
| 出(入)段线
|Depot Entry/Exit Line
|
|
|-
|进(出)场线
|Yard In/Outbound Lead Line
|'''山海关'''进场线
|'''Shanhaiguan''' Yard Inbound Lead Line
|-
|延长线
|
|
|
|-
|回转线
|Turnaround Line
|'''义县'''回转线
|'''Yixian''' Turnaround Line
|-
|
|
|
|
|-
! colspan="4" |极特殊、罕见通名的单独翻译
|-
! colspan="2" |汉语线名
! colspan="2" |英语线名
|-
| colspan="2" |'''济西'''环到环发线
| colspan="2" |'''Jixi''' Arrival-Departure Loop Line
|-
| colspan="2" |'''寺后'''所渡A线
| colspan="2" |'''Sihou''' Junction Crossover Line A
|-
| colspan="2" |'''向塘'''IX道线
| colspan="2" |'''Xiangtang''' Station Track IX Line
|}
===车站侧线、专用线、车场内的站线===
<u>侧线也称'''站线,'''指从道岔引出的侧向线路,一般与正线相对应,通常不会太长并有尽头。有'''到发线、越行线、调车线、安全线'''等诸多小类,侧线是对此类线路的统称。</u>
车场、站段内的线路应当具有其'''站线编号'''。大多数情况下,车站侧线的范围是由站中心/车场中心至两端第一个道岔。但有时会在侧线有效长度内分出另外的线路(业内称“中岔”或“腰岔”),分出的道岔到一端道岔群/渡线的部分亦应视为此条侧线的一部分。<blockquote><small>''郝瀛 主编.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交通运输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small>
'''站线编号'''是为车站线路命名的方法。铁路车站内的每一条线路,用'''一个数字'''作代号。
<small>''《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small>
线路编号规则: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2.在复线(双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奇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偶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4.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在划分车场的车站,每个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编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blockquote>除站内正线以外,其他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siding}}。
不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内侧线,机务、车辆段等各类铁路单位内部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yard}}。
另有一种兼备调车与发车的线路:靠驼峰/调车场一侧为调车区,无法办理接发车业务;但在另一侧却装设了闭塞设备向外办理发车,以使作业量相对较小的编组站减少占地。该种线路称“编发线”。
编发线的服务类型标签{{Key|service|}}尚在讨论中。
岔出车站去往厂、港、库等非铁路单位的专用线,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spur}}。
通常来讲,站线的{{Key|name}}项中是不赋值的,在Openrailwaymap中为“站线”专门提供了一种渲染方式。如果您已经明确某一车站内的站线编号和有效起止点,可在每条股道上新建{{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直接填写本股道的站线编号''',如{{Key|railway:track_ref|3=III}}(3道、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7}}(7道、非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IV-2}}(四场2道、非站内正线)等,'''无需在股道号码前加入站名前缀。'''错误范例:“<s>railway:track_ref=北京站1道</s>”。
===渡线===
渡线使行驶于某路线的列车可以换轨至另外一条路线,是列车改变行进方向或列车线路的辅助设施。通常会配有一组至多组的转辙器。
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为''':{{Key|service|crossover}}。
目前OSM的编辑工作中,仅'''正线间的渡线'''采用该标签。除此以外的渡线,其标签应当跟随其联结线路的类别(如专用线与专用线间的渡线,也应当标记为专用线{{Key|service|spur}})。
===道岔与交叉===
====道岔====
<u>道岔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是轨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构造复杂,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u>
在osm中,通常在线路出岔点加一个转辙器{{Key|railway|switch}}节点用以代表道岔本身。每一个转辙器节点应点在'''道岔的尖轨尖端'''。
※铺画道岔时应注意:单开、对称道岔的侧向端并非直线过渡,而是自尖轨尖端起形成一段“导曲线”,再转向侧向。在绘图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道岔的出岔端应以'''看起来比较平滑的折线'''过渡至侧向。
运营单位为方便管理各道岔的状态,对每一个道岔进行'''编号''',osm绘图工作中主要标注的是道岔的'''编号'''{{Key|ref|}}。标注于上述的'''转辙机节点'''上。
'''交分道岔的编号'''应有4个,以'''半角分号'''"<code>;</code>"分隔,如{{Key|ref|3=22;24;26;28}},不应该填写为<s>ref=22-28</s>。
'''交分道岔'''的铺画无需进行曲线过渡。
如果能确定道岔尖轨尖端的'''确切里程''',则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签。如本页面以新绰源车站举例的配线图,1号#道岔尖轨尖里程为博林线K75+264,故1#岔的完整标签为:<pre>
railway=switch
ref=1
railway:position:exact:博林=75.264
</pre>与“'''编号'''”区分,各道岔有不同的开岔角度,称为“开度”或“号数”。计算方式为辙叉夹锐角的'''余切值'''。目前普速铁路上常见的号数有7、9、12、18等。高速铁路的辙叉角更小,故号数更大。
道岔开度决定着导曲线的曲线半径。若能确定道岔的导曲线半径或其开度,可以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导曲线半径”{{Tag|railway:radius|}}标签。
{| class="wikitable"
|+'''<big>常见道岔开度(号数)与导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表</big>'''
!道岔开度
(cot α)
!导曲线半径
(m)
!其他备注
|-
|7
|150
|
|-
|9
|180
|
|-
|12
|350
|
|-
|18
|1100
|
|-
|24
|
|未见使用
|-
|30
|2700
|
|-
|38
|3300
|
|-
|42
|5000
|
|-
|50
|7300
|
|-
|62
|8200
|
|-
|…
|…
|
|}
道岔中的辙叉分为'''普通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若标注的道岔为可动心轨辙叉,需要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switch:movable_frog|yes}}标签。
====交叉====
交叉是两条轨道在平面上相交但不能互相过渡的设备。常见于交叉渡线的中部菱形交叉与两轨道垂直相交的直角交叉。
交叉的标签为{{Key|railway|railway_crossing}},一般会有编号{{Key|ref|3=菱×}}。
===废弃、拆除的线路===
在铁路进行提速改造或避让恶劣行车区段时,会时常对线路进行废弃,拨动或改造,此时应当删除原轨道的所有名称、编号等标签,并分为如下几类重新标记:
'''(1)线路废弃,但轨道上的钢轨未拆除,仍保持原貌'''
工务部门直接切断或封锁本线与正常营业线路的联结或接入点(如:切断接入点的钢轨、钉死道岔、在接入点建造永久性隔离设施等),不作其他处理。
此类应属“废弃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disused}}。
'''(2)线路废弃,线路设施虽清晰可辨但已不具备通车能力'''
工务部门移除本线的钢轨,故已不再具有通车能力。但旧轨枕和其他线路设施等部分保留。
此类属“已拆除铁路遗迹”,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abandoned}}。
'''(3)线路废弃,轨道、轨枕等一切设施全部移除,但土建部分(路基等)保留并清晰可见'''
工务部门拆除本线的所有设施,只遗留下初建时的土建工程部分。
此类属“夷平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razed}}。
'''(4)线路废弃,轨道全部拆除,路基保留并作新改建公路或其他非轨道设施的建设基础'''
此类轨道一般由工务部门拆除线路,并经翻修改造后移交地方路政或其他单位运营。该类线路跟随改建后的设施重新标记,不再作为铁路要素保留。
==站、场、段==
===车站===
<u>车站是交通运输生产的基地。旅客乘降、货物承运、列车到发及解编、机车和乘务组的整备和换乘、列检和货物检查,都在车站办理,车站集中了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u>
1.车站节点(node)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station}}。其{{Key|name}}'''仅填入专名''',如{{Key|name|3=北京}}。
2.车站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主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标记为火车站建筑{{Tag|building|train_station}},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北京站}}。
'''※车站名称的英文翻译:'''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写至{{Key|name:en}}标签中,无论其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blockquote>''<small>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输局《关于明确铁路车站站名英文译法的通知》 运营运调电〔2012〕1911号(节选)</small>''
各铁路局,各专业公司:
为规范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译法,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1.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拼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东南西北”方位词作为车站站名的固有部分,'''不按英文意译'''。
2.车票票面上及其他有关站名的英文标注,按照上述原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自2012年9月1日起发售车票票面信息按此要求更改。
4.铁道部运输局《关于规范铁路车站电子显示屏使用的通知》(运营客管〔2012〕666号)第一条第2款第(2)项内容修改如下:站名的英文翻译使用'''汉语拼音''',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词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如“北京西站”的英文翻译为“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blockquote>车站节点(node):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只写专名'''。例:{{Key|name|3=上海松江}},{{Key|name:en|3=Shanghai Songjiang}}.
车站主体建筑(train_station):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通名“站”直接译为"Railway Station"。例:{{Key|name|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Key|name:en|3=Beijing Chengshi Fuzhongxin Railway Station}}.
<small>'''⚠注意:''' 不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不应'''加上代表公共交通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标签,一些编辑器会警告,忽略即可。判断方法:《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示意图》。不与国铁办理直通业务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small>
===车站编号===
[[File:客票与TMIS.png|thumb|246x246px|从铁路客票(或电子客票报销凭证)下部的21位识别码中可获取制票车站的TMIS。]]与线路一样,每个车站也有自己的车站编号{{Key|railway:ref}},业内简称为TMIS。如北京站:{{Key|railway:ref|3=10001}}。
车站编号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通过车票、报销凭证。
*在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中的21位识别码(位于左下角)中,前五位代表本车票(报销凭证)的'''制票车站'''[见右图]。
*铁路电子发票左下角的“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车站TMIS。
-通过铁路网络订票(12306.cn网站、12306app)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票面列车发站'''的TMIS。
-在铁路车站/代售点、车站取电话订票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购票车站/代售点上级车站'''的TMIS。
2.在[https://rail.re 铁路信息查询网站]中输入车站的名称/拼音码/电报码中任意一项,即可查询本站的车TMIS。
===车站等级===
目前对于车站的等级如何标注,尚在讨论当中。
现状是各个国家的都采用了{{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来标注,但亦有编辑者认为,适合使用带有国别的{{key|railway:station:category:CN}}或{{key|cn:railway:station:catagory}}。
目前相关文档均未有issue或proposal被提出。
目前大陆地区铁路系统共有六个车站等级,{{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尚未正式确立,出于语义统一的原则,我们暂且提出如下标签规划。
{| class="wikitable"
!等级
!标签值
|-
|特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特等站}}
|-
|一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一等站}}
|-
|二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二等站}}
|-
|三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三等站}}
|-
|四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四等站}}
|-
|五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五等站}}
|}
===废弃的车站===
在铁路系统的发展进程中,其线路会时常拨动,同样地,铁路线上的车站及车站所办理的业务也会进行相应的变更。车站形式与办理业务类型的变化不同,其在地图上的标签变化也大不相同。废弃车站主要有以下几类,需要加强确认和辨析。
'''(1) 原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取消办理客运业务,但其车站内线路无改动'''
此类车站原标签中通常带有{{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表示该车站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取消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只需删除该标签。
'''(2) 原车站拆除侧线,降级为乘降所,仍办理客运业务'''
此类车站一般保留站房,站台等旅客乘降设施移动到正线旁边,供来往的旅客列车进行客运乘降。该类车站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应当保留,将原{{Tag|railway|station}}更改为{{Tag|railway|halt}},并删除已拆除的侧线。如正线带有{{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也应当一并删除,和两侧正线的路径进行合并。
'''(3) 原车站直接废弃并拆除侧线,铁路单位取消该车站的全部业务'''
①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拆除后地面留有较明显的车站地基、路基痕迹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abandoned:railway|station}}或{{Tag|abandoned:railway|halt}}标签。
② 原车站侧线拆除、站房保留,但已无法从站房到达铁路内部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disused:railway|station}}或{{Tag|disused:railway|halt}}标签。
③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连带侧线与路基也一并铲平
此类车站直接删除所有车站元素,无需在地图上留下痕迹。
===车场===
<u>一些主要技术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线路较多,为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互相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能力,将办理相同作业的若干线路连接起来的线群称作车场。</u>
车场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yard}}。大多数情况下,其名称{{Key|name}}应填入全名(专名+通名),如:太原北五场/南翔动车所/南宁客技站。若运营单位不称其通名或该车场可以明显地看出依附于何站,则通名可不填,如:翔南/光新路。
'''※车站与车场的判断方法'''
1.参照《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车场必须依附于车站而存在。即'''“××站××场”'''。车场不能脱离站段而单独存在。
<big>'''{{font color | red |※注意:车站、车场节点不能黏着在线路上(包括单线铁路)!}}'''</big>
===站场中心里程===
<u>站场中心里程是铁路系统进行集成分析、参数计算和工程协调等工作的重要坐标。一般为线路上站场中心点的里程标识,以车站主体建筑(如站房、运转室)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点,若无站房则以信号场中心为准,另有规定的除外。</u>
车站、车场的中心里程标签与道岔相同:{{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注在车站/车场节点上'''。
与线路的On the ground原则相同,OSM编辑工作中,站场中心里程应以工务定义的里程为准,不应标注为客里表/货里表中的营业计算里程。
车站节点标注示例:
1.普通中间站(滨洲线-大庆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大庆
name:zh=大庆
name:en=Daqing
railway:ref=57416
railway:position:exact:滨洲=158.686
</pre>2.复线铁路上下行里程不一致的车站;3.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沈山、于马三线-裕国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裕国
name:zh=裕国
name:en=Yuguo
railway:ref=51845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上=20.539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下=20.601
railway:position:exact:于马三=20.539
</pre>
===站、场、段所在的区域===
之前所述的各种标注方式适用于车站的节点(node),以供在ORM中渲染。而在现实中,车站、站场等行车单位并非集中于某一点上,而是分布在一片'''类纺锤形区域(area)内'''。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此类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应当为“'''铁路用地'''”。在OSM中,这片区域的土地利用标签应当为{{Key|landuse|railway}}。
铁路用地的名称{{Key|name}}应填入运营场所的'''全名(专名+通名)''',如“{{Key|name}}”“{{Key|name|3=南翔下行出发场}}”“{{Key|name|3=光新路客整所}}”。而不是标注为“<s>name=上海</s>”“<s>name=南翔</s>”“<s>name=光新路</s>”。
<big>※</big>通常来讲,ORM更侧重于铁路的线路与车站、车场。各类后勤保障性质的单位“(如机务、车辆、水、电、房建单位等)不是ORM渲染的重点。在标注工作中,这类单位'''不建议'''另起单独的节点(node)来标注名称和编号,但其内部的每条铁路线路都应当使用上述有关铁路线的各类标签清楚地标注出来。
→''有一种情况例外:如该单位本身为车站的一个车场,则需要一个车场节点(node)来标识(即{{Key|railway|yard}})。如'''哈尔滨局的哈尔滨南站''',在2018年站改完毕后,将本处于通达街跨线桥下的哈尔滨机务段迁址至今哈尔滨南站VIII场内。时至今日,新哈尔滨机务段内各类设施的官方称呼前缀仍然是“哈南八场”。目前哈尔滨机务段所在铁路用地区域的标签名称为{{Key|name|3=哈尔滨机务段}},但其亦含有一个车场节点,名称为{{Key|name|3=哈南VIII场}}。''
==线路所、辅助所、乘降所==
===线路所===
<u>线路所在铁路系统中是指设置在'''闭塞区间端点的信号所,用以将线路划分作两个闭塞区段(与辅助所区分)'''。线路所通常会出现在双线铁路区间正线与联络线、疏解线或其他特定线路的交汇处或分离处;或者单线铁路为分隔区间,提高通过能力而设置,通常'''不设到发线'''。通过信号系统确保列车按照列车运行图指定的方向行进。</u>
线路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所”“××线路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
线路所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同时加入标记{{Key|building|yes|}}及{{Key|railway|signal_box}},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丁香湖1号线路所}}。
线路所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正线出岔另一条正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junction}}'''
是一条线路正线直接岔出另一条线路的场所,大部分没有侧线。判断方法:国铁路网《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显示为“XX所”、[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查询不到的,或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仅有渡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crossover}}'''
没有线路岔出。仅有渡线的线路所。
[[Image:Crossover.png]]
'''3.正线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spur_junction}}'''
正线直接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
[[Image:Spur.png]]
===辅助所===
<u>工业企业专用线在区间正线上接轨时,在接轨地点应设置辅助所。为贯彻责任制及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区间道岔须由辅助所管理。</u>
辅助所相邻车站办理半自动闭塞时,需要检查辅助所道岔开向进而选择办理闭塞方向,辅助所道岔的控制则由相邻一个车站集中控制。
列车正常运行,列车由一个车站经辅助所开往另一个车站时,辅助所不参加有关行车闭塞、列车运行等工作,由相邻两站直接办理闭塞手续。因此,'''辅助所只有办理岔线的取送作业,不起将铁路线路分为线段的作用(与线路所区分)。'''但部分辅助所经岔线可以办理另一方向闭塞,这里就需要对辅助所电路进行特殊处理。一般情况下辅助所不设信号机及轨道区段。
===乘降所===
<u>乘降所指全日无人看守、或仅有值班站长值守的铁路车站。</u>
乘降所不发售车票,在乘降所上车的乘客需上车补票。但部分乘降所依然保留货运营业室,对外办理少量货物托运作业。乘降所的组织及管理一般由与该乘降所相邻的三等(含)以上车站承担。如京原铁路上的塔崖驿乘降所由相邻的涞源站(三等站)管理。
乘降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乘降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其标签应为{{Key|railway|halt}}。
===“所”与“站”的区分===
所不一定是车站,按照乘降所管理的货运站及会让站大部分是四等或五等站,有道岔和到发线,可以进行列车的会让和越行,该种类型的行车单位应当标记为车站{{Key|railway|station}},而不应当是乘降所<s>railway=halt</s>。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降级,车站本体与岔线已拆除,只保留旅客乘降设施的,应当标记为乘降所{{Key|railway|halt}}。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拆除,只保留正线部分,旅客乘降设施一并拆除的,应当标记为废弃车站{{Key|abandoned:railway|station}}。
单线铁路设有到发线但不办理客货业务的,属五等站(会让/越行站)。其标签应为“铁路车站”{{Key|railway|station}}。
==线路关系==
'''<big>中国大陆地区的铁路线路关系以及绘图进展可在[https://wiki.openstreetmap.org/wiki/Zh-hans:OpenRailwayMap/Progress 此界面]查询。</big>'''
铁路线路关系需要选中自本线起点至本线终点的所有'''站内正线与区间正线''',及沿途各站的'''车站节点''',请勿将站线、专用线、正线间的渡线、车站建筑等纳入铁路线路关系中。
铁路线路的关系标签示例如下:<pre>
type=route
route=railway
name=陇海线
name:zh=陇海线
name:en=Longhai Line
ref=0003
network=中国铁路
</pre>
==国铁信号==
Due to sometimes lights has their own interesting light '''arrange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list them all so the best is just show what they have<br />
==Legends==
✖️=No light installed/covered by lit, showed in ⊗ in some graph<br />
/=Showing either color or shut down<br />
Other means lights in color<br />
R=Red ; Y=Yellow ; G=Green ; B=Blue ; W=White ; L=Same Light showing Green or Yellow (Green+Yellow=Lime,oof) ; O=Red+Green=Orange,oof
== Signal tagging==
Tagging Full Example: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s
|-
|{{#invoke:char|char|0x1F7E2}}{{#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code>S</code>
|
*{{Tag|railway|signal}}
*{{Tag|ref|S}}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main|CN-4:GYXY}}
*railway:signal:shunting=CN-4:RWW
*railway:signal:main:height=normal
*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normal_side
*railway:signal:main:form=light
*railawy:signal:shunting:form=light
*railway:signal:main:states=CN-G;CN-Y;CN-GY;CN-R
*railway:signal:shunting:states=CN-R;CN-RW;CN-W
*railway:signal:main:function=entry
|}
Below is for only railway:signal:[.]+= only.
===Main Signal (主信号)===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534}}
|
<code>main=CN-ExOSShD:XY</code>OR<code>main=CN-3:XY</code>AND<code>main=CN-ExOSShD:WR</code>OR<code>main=CN-3:WR</code>
|if it's known for it's 3 display on 25Hz track circuit, ExOSShD is for it's display style name but in my opinion it's too long so meh, go for <code>-3</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
|<code>main=CN-ExOSShD:YGR</code><br /><code>main=CN-3: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invoke:char|char|0x1F7E2}}
|<code>main=CN-ExOSShD:LGO</code><br /><code>main=CN-3:LGO</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G for secondary route.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
|<code>main=CN-4: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4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Y for STFD
|}
===Distant Signal (复示信号)===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1}}||<code>distant=CN:GY</code>||This is not going to show red, it's not main signal sir.
|-
|. ⚪️<br />⚪️⚪️ in △||<code>distant=CN:WWW</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2}} in ◇||<code>distant=CN:G</code>||
|-
|⚪️ in ◇||<code>shunting_distant=CN:G</code>||NEW!! for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_distance</code> tag
|}
===Shunt Signal (调车信号)===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4}}||<code>shunting=CN:WR</code>||since cannot sure 3/4 display it is then not tagging which system is better<br />if you know it then you can use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CN-3:RW</code> and so 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
|}
==Other Property Tag==
Since the shunting signal might be on side or below the main signal,<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code>is required more then <code>dwarf</code> and <code>normal</code>.<br />
It is better to add <code>normal_side</code> and <code>normal_below</code>.
<code>railway:signal:*:height</code>
== 城市轨道交通 ==
=== 线路 ===
与国铁部分相同,尽管城市轨道交通与大众生活更加密切,但仍需严格遵循On the ground原则,其命名以及标注应当以基础建设属性为准,而非抽象的运营线路。相关原则在上述铁路部分已经明确,这里不多赘述。仅简要列出相关标注示例。
此页面专注于基础建设标准的标注,更多运营以及公共交通的标准请参见[[China/Transport/Urban Rail Transit|此页面]]。
简要判断标准如右图所示(讨论中):
[[File:OSM中国社区轨道交通类型判断简图.png|thumb|此图旨在协助绘图者快速判断轨道类型。很多时候有例外情况,请不要担心求助其他编者。]]
==== 地铁 ====
OSM中提供 {{Key|railway|subway}} 键-值对用于标注地铁线路。
线路名称推荐以工程名为准,标注为<城市名>+轨道交通/地铁+x号线/xx线,填写入{{Key|name}}中。如北京地铁房山线、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佛山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请勿填入“<s>城轨13号线</s>”“<s>轻轨2号线</s>”等俗名。
{{Key|ref|*}}标签用于填写线路编号,通常地铁线路以M开头。部分线路可能公开名称无编号,但规划中使用编号,如北京地铁昌平线,应标注如:{{Key|name|北京地铁昌平线}},{{Key|ref|M27}}。没有编号的线路可以留空。
通常来说,中国大陆的地铁线路轨距为1435mm,应与国铁相同,使用 {{Key|gauge|1435}} 标注轨道,每条轨道均需标注。
常见的电气化方式有1500V接触网,750V第三轨等。
若线路使用第三轨供电,使用 {{Key|electrified|rail}} 标注每条有接触轨的轨道。
若线路使用接触网供电,则与国铁相同,使用{{Key|electrified|contact_line}}。
电压/频率和标注同样参照国铁标准,直流电填写{{Key|frequency|0}}。
对于带越行线的车站,如果能明确越行线/正线的关系(一般以道岔正向为正线),则越行线按照国铁部分的侧线处理,标注为 {{Key|service|siding}},不填写name以及usage标签。
==== 市域铁路 ====
这是近年出现的轨道交通类型,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铁线路,此类城市轨道交通通常使用更高速度等级和限界更大的列车,部分列车为国铁CRH6/CJ6平台改造而来,线路拥有更大的站间距和运量。很多编者已经对此类线路使用 {{Key|railway|rail}} 或 {{Key|railway|subway}} 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判断,此处以线路是否受国家铁路局NRA监管为准。如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雄安R1线,尽管使用了160、200km/h等级的国铁制式车辆,但由于其不直接受NRA监管,因此归入地铁中,标注为 {{Key|railway|subway}}。
相反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受到NRA监管,因此标注为 {{Key|railway|rail}} ,其余标注方案(如正线/侧线、电气化方式)按照前述国铁标准处理。
==== 轻轨 ====
==== 有轨电车/Tram-Train系统 ====
==== 单轨 ====
==== 磁悬浮 ====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 ===
与铁路部分相同,城市轨道交通亦有车辆段,用于列车的日常维护/检修。
此类设施通常命名为xxx停车场/xxx车辆段。位于线路末端或者中间某站点附近。整片区域应当标注为铁路用地:{{Key|landuse|railway}}。
车辆段内的线路均应区别于正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yard}}。
==<small>注释</small>==
<references />' |
New page wikitext, after the edit (new_wikitext) | '{{Ambox|type=notice|text=本页面旨在统一中国大陆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画图标准。目前部分内容仍处在讨论阶段。}}
==总述==
[[File:配线图——工务数据的直观体现.png|thumb|256x256px|这是铁路工务数据的体现方式之一——工务配线图。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车站的基本线路配置情况。该车站虽规模较小,但其线路种类非常丰富,很适合OSM入门铁路绘图者作为理论学习材料使用。]]
“'''On the ground”'''是OSM编辑中的主要原则之一。即一切点、线、关系等要素要力求以“实际存在”为准则,尽量做到'''“地上有什么就画什么,地上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因此,按照这个原则,编辑OSM中的铁路要素时,要尽可能体现出铁路的“基础建设属性”。结合多方面数据参考和相关讨论,目前多数人认同'''工务部门的数据以及机车内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数据'''对于OSM来讲更符合“'''On the ground”'''原则,同时也更能体现铁路本身的“基础建设属性”,相比其他数据(交通或旅游地图)更加准确、权威、专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一部分大意的编辑者可能会将'''客/货运接算站示意图'''等运输职能部门的数据与工务的运维数据混淆,或将这类为方便运输里程与价格换算从现实铁路线网中抽象出的'''拓扑关系表示'''误判断为“现实存在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去编辑OSM的铁路信息,这种思路是不恰当的。{{Ambox|type=caution|text='''<big>{{Font color|red|特别提醒:中国大陆的一些铁路设施具有军事意义,其位置、用途等信息均为国家秘密。您应当对自己的编辑负责。|}}</big>'''}}{{Mapping Military Sites}}
==线路、轨道==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
<u>正线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称'''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内的部分称'''站内正线'''。</u><blockquote><small>''陈湖,陈汝龙,陈绍勇等 编.交通运输统计词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small>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的指定方式为:
①第一线是单线线路'''全部'''列为第一线,双线线路或双线地段,以列车运行方向的'''下行<ref name=":0">在中国大陆铁路系统中,以北京为中心,驶向北京的方向称“上行”,驶离北京的方向则称为“下行”。 在具有等级差异的线路间,由分支线路汇入主干线路的方向称“上行”,由主干线路岔出分支线路的方向称“下行”。 一些极特殊,不易确定方向和干支关系的线路,由当地路局另行定义。</ref>线'''(或'''乙线''')为第一线;
②第二线是双线线路或多线地段列车运行方向的'''上行'''<ref name=":0" />线(或'''甲线''');
③第三线是指'''并列的三条正线中'''办理列车上行和下行业务的线路 。</blockquote>一条轨道的{{Key|name}}应填入运营维护单位对其的命名,如:“'''京沪线'''”“'''京广线”'''。请勿填入“<s>京广铁路</s>”“<s>京沪铁路</s>”等俗名。
国铁集团线路由工务段命名,通常在线路桥涵隧道旁的应急灾害报警牌上可以找到。复线铁路无需标明各单线的分工。如:“京沪线”在某些区段上有'''三条正线''',这三条正线应当一并标记为“{{Key|name|3=京沪线}}”,'''而非'''分开标记为“<s>京沪上行线</s>”“<s>京沪下行线</s>”“<s>京沪III线</s>”。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部分,使用类型应当根据'''运量/线路等级'''(相关标准讨论中)标注为{{Key|usage|main}}或{{Key|usage|branch}}。其编码{{Key|ref}}参照[https://www.doc88.com/p-9935323933777.html <u>GB/T 25344-2010</u>]的规定执行。具体列表请参见[[Zh-hans:OpenRailwayMap/China Railway Line Number|'''此页面''']]。
{{Key|passenger_lines}}标签代表“无论区间有几条正线,只用一条铁路轨道要素代替”,不适用大陆地区目前确定的画法,在维护时应当删除。
'''<big>各线名称的英文翻译(讨论中)</big>'''
中国大陆铁路线名称的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入{{Key|name:en}}中,无论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
{{Key|name:en}}中,'''只译通名,不译专名。专名直接转写为不带声调的拉丁字母拼音。'''如在翻译学上有更能表达专名涵义的译文,可填入{{Key|alt_name:en}}中。如京哈线在{{Key|name:en}}中'''必须'''译为{{Key|name:en|3=Jingha Line}},但“京哈”为“北京-哈尔滨”的简写,故可在{{Key|alt_name:en}}标签中另标注{{Key|alt_name:en|3=Beijing-Harbin Line}}及{{Key|alt_name:en|3=Beijing to Harbin Line}}。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
'''<big>中国大陆铁路线路通名译文及参考示例</big>'''
!汉语通名
!英语通名
!示例线名
!示例译文
|-
|线
|Line
|'''京哈'''线
|'''Jingha''' Line
|-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定一'''联络线
|'''Dingyi''' Connecting Line
|-
|高速线
|Highspeed Line
|'''京哈'''高速线
|'''Jingha''' Highspeed Line
|-
|客专线
|Passenger Line
|'''哈齐'''客专线
|'''Haqi''' Passenger Line
|-
|城际线
|Intercity Line
|'''京津'''城际线
|'''Jingjin''' Intercity Line
|-
|(动车)走行线
|(EMU)Depot Access Line
|'''雄安'''动车走行A线
|'''Xiong'an''' EMU Depot Access Line A
|-
|疏解线
|Untwining Line
|'''王岗'''疏解线
|'''Wanggang''' Untwining Line
|-
|立折线
|
|
|
|-
|反发线
|
|
|
|-
|发车线
|Depature Line
|'''红岛'''发车线
|'''Hongdao''' Depature Line
|-
| 出(入)段线
|Depot Entry/Exit Line
|
|
|-
|进(出)场线
|Yard In/Outbound Lead Line
|'''山海关'''进场线
|'''Shanhaiguan''' Yard Inbound Lead Line
|-
|延长线
|
|
|
|-
|回转线
|Turnaround Line
|'''义县'''回转线
|'''Yixian''' Turnaround Line
|-
|
|
|
|
|-
! colspan="4" |极特殊、罕见通名的单独翻译
|-
! colspan="2" |汉语线名
! colspan="2" |英语线名
|-
| colspan="2" |'''济西'''环到环发线
| colspan="2" |'''Jixi''' Arrival-Departure Loop Line
|-
| colspan="2" |'''寺后'''所渡A线
| colspan="2" |'''Sihou''' Junction Crossover Line A
|-
| colspan="2" |'''向塘'''IX道线
| colspan="2" |'''Xiangtang''' Station Track IX Line
|}
===车站侧线、专用线、车场内的站线===
<u>侧线也称'''站线,'''指从道岔引出的侧向线路,一般与正线相对应,通常不会太长并有尽头。有'''到发线、越行线、调车线、安全线'''等诸多小类,侧线是对此类线路的统称。</u>
车场、站段内的线路应当具有其'''站线编号'''。大多数情况下,车站侧线的范围是由站中心/车场中心至两端第一个道岔。但有时会在侧线有效长度内分出另外的线路(业内称“中岔”或“腰岔”),分出的道岔到一端道岔群/渡线的部分亦应视为此条侧线的一部分。<blockquote><small>''郝瀛 主编.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交通运输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small>
'''站线编号'''是为车站线路命名的方法。铁路车站内的每一条线路,用'''一个数字'''作代号。
<small>''《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small>
线路编号规则: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2.在复线(双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奇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偶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4.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在划分车场的车站,每个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编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blockquote>除站内正线以外,其他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siding}}。
不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内侧线,机务、车辆段等各类铁路单位内部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yard}}。
另有一种兼备调车与发车的线路:靠驼峰/调车场一侧为调车区,无法办理接发车业务;但在另一侧却装设了闭塞设备向外办理发车,以使作业量相对较小的编组站减少占地。该种线路称“编发线”。
编发线的服务类型标签{{Key|service|}}尚在讨论中。
岔出车站去往厂、港、库等非铁路单位的专用线,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spur}}。
通常来讲,站线的{{Key|name}}项中是不赋值的,在Openrailwaymap中为“站线”专门提供了一种渲染方式。如果您已经明确某一车站内的站线编号和有效起止点,可在每条股道上新建{{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直接填写本股道的站线编号''',如{{Key|railway:track_ref|3=III}}(3道、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7}}(7道、非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IV-2}}(四场2道、非站内正线)等,'''无需在股道号码前加入站名前缀。'''错误范例:“<s>railway:track_ref=北京站1道</s>”。
===渡线===
渡线使行驶于某路线的列车可以换轨至另外一条路线,是列车改变行进方向或列车线路的辅助设施。通常会配有一组至多组的转辙器。
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为''':{{Key|service|crossover}}。
目前OSM的编辑工作中,仅'''正线间的渡线'''采用该标签。除此以外的渡线,其标签应当跟随其联结线路的类别(如专用线与专用线间的渡线,也应当标记为专用线{{Key|service|spur}})。
===道岔与交叉===
====道岔====
<u>道岔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是轨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构造复杂,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u>
在osm中,通常在线路出岔点加一个转辙器{{Key|railway|switch}}节点用以代表道岔本身。每一个转辙器节点应点在'''道岔的尖轨尖端'''。
※铺画道岔时应注意:单开、对称道岔的侧向端并非直线过渡,而是自尖轨尖端起形成一段“导曲线”,再转向侧向。在绘图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道岔的出岔端应以'''看起来比较平滑的折线'''过渡至侧向。
运营单位为方便管理各道岔的状态,对每一个道岔进行'''编号''',osm绘图工作中主要标注的是道岔的'''编号'''{{Key|ref|}}。标注于上述的'''转辙机节点'''上。
'''交分道岔的编号'''应有4个,以'''半角分号'''"<code>;</code>"分隔,如{{Key|ref|3=22;24;26;28}},不应该填写为<s>ref=22-28</s>。
'''交分道岔'''的铺画无需进行曲线过渡。
如果能确定道岔尖轨尖端的'''确切里程''',则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签。如本页面以新绰源车站举例的配线图,1号#道岔尖轨尖里程为博林线K75+264,故1#岔的完整标签为:<pre>
railway=switch
ref=1
railway:position:exact:博林=75.264
</pre>与“'''编号'''”区分,各道岔有不同的开岔角度,称为“开度”或“号数”。计算方式为辙叉夹锐角的'''余切值'''。目前普速铁路上常见的号数有7、9、12、18等。高速铁路的辙叉角更小,故号数更大。
道岔开度决定着导曲线的曲线半径。若能确定道岔的导曲线半径或其开度,可以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导曲线半径”{{Tag|railway:radius|}}标签。
{| class="wikitable"
|+'''<big>常见道岔开度(号数)与导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表</big>'''
!道岔开度
(cot α)
!导曲线半径
(m)
!其他备注
|-
|7
|150
|
|-
|9
|180
|
|-
|12
|350
|
|-
|18
|1100
|
|-
|24
|
|未见使用
|-
|30
|2700
|
|-
|38
|3300
|
|-
|42
|5000
|
|-
|50
|7300
|
|-
|62
|8200
|
|-
|…
|…
|
|}
道岔中的辙叉分为'''普通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若标注的道岔为可动心轨辙叉,需要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switch:movable_frog|yes}}标签。
====交叉====
交叉是两条轨道在平面上相交但不能互相过渡的设备。常见于交叉渡线的中部菱形交叉与两轨道垂直相交的直角交叉。
交叉的标签为{{Key|railway|railway_crossing}},一般会有编号{{Key|ref|3=菱×}}。
===废弃、拆除的线路===
在铁路进行提速改造或避让恶劣行车区段时,会时常对线路进行废弃,拨动或改造,此时应当删除原轨道的所有名称、编号等标签,并分为如下几类重新标记:
'''(1)线路废弃,但轨道上的钢轨未拆除,仍保持原貌'''
工务部门直接切断或封锁本线与正常营业线路的联结或接入点(如:切断接入点的钢轨、钉死道岔、在接入点建造永久性隔离设施等),不作其他处理。
此类应属“废弃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disused}}。
'''(2)线路废弃,线路设施虽清晰可辨但已不具备通车能力'''
工务部门移除本线的钢轨,故已不再具有通车能力。但旧轨枕和其他线路设施等部分保留。
此类属“已拆除铁路遗迹”,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abandoned}}。
'''(3)线路废弃,轨道、轨枕等一切设施全部移除,但土建部分(路基等)保留并清晰可见'''
工务部门拆除本线的所有设施,只遗留下初建时的土建工程部分。
此类属“夷平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razed}}。
'''(4)线路废弃,轨道全部拆除,路基保留并作新改建公路或其他非轨道设施的建设基础'''
此类轨道一般由工务部门拆除线路,并经翻修改造后移交地方路政或其他单位运营。该类线路跟随改建后的设施重新标记,不再作为铁路要素保留。
==站、场、段==
===车站===
<u>车站是交通运输生产的基地。旅客乘降、货物承运、列车到发及解编、机车和乘务组的整备和换乘、列检和货物检查,都在车站办理,车站集中了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u>
1.车站节点(node)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station}}。其{{Key|name}}'''仅填入专名''',如{{Key|name|3=北京}}。
2.车站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主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标记为火车站建筑{{Tag|building|train_station}},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北京站}}。
'''※车站名称的英文翻译:'''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写至{{Key|name:en}}标签中,无论其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blockquote>''<small>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输局《关于明确铁路车站站名英文译法的通知》 运营运调电〔2012〕1911号(节选)</small>''
各铁路局,各专业公司:
为规范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译法,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1.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拼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东南西北”方位词作为车站站名的固有部分,'''不按英文意译'''。
2.车票票面上及其他有关站名的英文标注,按照上述原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自2012年9月1日起发售车票票面信息按此要求更改。
4.铁道部运输局《关于规范铁路车站电子显示屏使用的通知》(运营客管〔2012〕666号)第一条第2款第(2)项内容修改如下:站名的英文翻译使用'''汉语拼音''',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词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如“北京西站”的英文翻译为“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blockquote>车站节点(node):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只写专名'''。例:{{Key|name|3=上海松江}},{{Key|name:en|3=Shanghai Songjiang}}.
车站主体建筑(train_station):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通名“站”直接译为"Railway Station"。例:{{Key|name|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Key|name:en|3=Beijing Chengshi Fuzhongxin Railway Station}}.
<small>'''⚠注意:''' 不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不应'''加上代表公共交通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标签,一些编辑器会警告,忽略即可。判断方法:《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示意图》。不与国铁办理直通业务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small>
===车站编号===
[[File:客票与TMIS.png|thumb|246x246px|从铁路客票(或电子客票报销凭证)下部的21位识别码中可获取制票车站的TMIS。]]与线路一样,每个车站也有自己的车站编号{{Key|railway:ref}},业内简称为TMIS。如北京站:{{Key|railway:ref|3=10001}}。
车站编号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通过车票、报销凭证。
*在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中的21位识别码(位于左下角)中,前五位代表本车票(报销凭证)的'''制票车站'''[见右图]。
*铁路电子发票左下角的“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车站TMIS。
-通过铁路网络订票(12306.cn网站、12306app)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票面列车发站'''的TMIS。
-在铁路车站/代售点、车站取电话订票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购票车站/代售点上级车站'''的TMIS。
2.在[https://rail.re 铁路信息查询网站]中输入车站的名称/拼音码/电报码中任意一项,即可查询本站的车TMIS。
===车站等级===
目前对于车站的等级如何标注,尚在讨论当中。
现状是各个国家的都采用了{{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来标注,但亦有编辑者认为,适合使用带有国别的{{key|railway:station:category:CN}}或{{key|cn:railway:station:catagory}}。
目前相关文档均未有issue或proposal被提出。
目前大陆地区铁路系统共有六个车站等级,{{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尚未正式确立,出于语义统一的原则,我们暂且提出如下标签规划。
{| class="wikitable"
!等级
!标签值
|-
|特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特等站}}
|-
|一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一等站}}
|-
|二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二等站}}
|-
|三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三等站}}
|-
|四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四等站}}
|-
|五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五等站}}
|}
===废弃的车站===
在铁路系统的发展进程中,其线路会时常拨动,同样地,铁路线上的车站及车站所办理的业务也会进行相应的变更。车站形式与办理业务类型的变化不同,其在地图上的标签变化也大不相同。废弃车站主要有以下几类,需要加强确认和辨析。
'''(1) 原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取消办理客运业务,但其车站内线路无改动'''
此类车站原标签中通常带有{{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表示该车站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取消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只需删除该标签。
'''(2) 原车站拆除侧线,降级为乘降所,仍办理客运业务'''
此类车站一般保留站房,站台等旅客乘降设施移动到正线旁边,供来往的旅客列车进行客运乘降。该类车站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应当保留,将原{{Tag|railway|station}}更改为{{Tag|railway|halt}},并删除已拆除的侧线。如正线带有{{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也应当一并删除,和两侧正线的路径进行合并。
'''(3) 原车站直接废弃并拆除侧线,铁路单位取消该车站的全部业务'''
①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拆除后地面留有较明显的车站地基、路基痕迹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abandoned:railway|station}}或{{Tag|abandoned:railway|halt}}标签。
② 原车站侧线拆除、站房保留,但已无法从站房到达铁路内部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disused:railway|station}}或{{Tag|disused:railway|halt}}标签。
③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连带侧线与路基也一并铲平
此类车站直接删除所有车站元素,无需在地图上留下痕迹。
===车场===
<u>一些主要技术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线路较多,为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互相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能力,将办理相同作业的若干线路连接起来的线群称作车场。</u>
车场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yard}}。大多数情况下,其名称{{Key|name}}应填入全名(专名+通名),如:太原北五场/南翔动车所/南宁客技站。若运营单位不称其通名或该车场可以明显地看出依附于何站,则通名可不填,如:翔南/光新路。
'''※车站与车场的判断方法'''
1.参照《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车场必须依附于车站而存在。即'''“××站××场”'''。车场不能脱离站段而单独存在。
<big>'''{{font color | red |※注意:车站、车场节点不能黏着在线路上(包括单线铁路)!}}'''</big>
===站场中心里程===
<u>站场中心里程是铁路系统进行集成分析、参数计算和工程协调等工作的重要坐标。一般为线路上站场中心点的里程标识,以车站主体建筑(如站房、运转室)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点,若无站房则以信号场中心为准,另有规定的除外。</u>
车站、车场的中心里程标签与道岔相同:{{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注在车站/车场节点上'''。
与线路的On the ground原则相同,OSM编辑工作中,站场中心里程应以工务定义的里程为准,不应标注为客里表/货里表中的营业计算里程。
车站节点标注示例:
1.普通中间站(滨洲线-大庆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大庆
name:zh=大庆
name:en=Daqing
railway:ref=57416
railway:position:exact:滨洲=158.686
</pre>2.复线铁路上下行里程不一致的车站;3.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沈山、于马三线-裕国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裕国
name:zh=裕国
name:en=Yuguo
railway:ref=51845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上=20.539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下=20.601
railway:position:exact:于马三=20.539
</pre>
===站、场、段所在的区域===
之前所述的各种标注方式适用于车站的节点(node),以供在ORM中渲染。而在现实中,车站、站场等行车单位并非集中于某一点上,而是分布在一片'''类纺锤形区域(area)内'''。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此类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应当为“'''铁路用地'''”。在OSM中,这片区域的土地利用标签应当为{{Key|landuse|railway}}。
铁路用地的名称{{Key|name}}应填入运营场所的'''全名(专名+通名)''',如“{{Key|name}}”“{{Key|name|3=南翔下行出发场}}”“{{Key|name|3=光新路客整所}}”。而不是标注为“<s>name=上海</s>”“<s>name=南翔</s>”“<s>name=光新路</s>”。
<big>※</big>通常来讲,ORM更侧重于铁路的线路与车站、车场。各类后勤保障性质的单位“(如机务、车辆、水、电、房建单位等)不是ORM渲染的重点。在标注工作中,这类单位'''不建议'''另起单独的节点(node)来标注名称和编号,但其内部的每条铁路线路都应当使用上述有关铁路线的各类标签清楚地标注出来。
→''有一种情况例外:如该单位本身为车站的一个车场,则需要一个车场节点(node)来标识(即{{Key|railway|yard}})。如'''哈尔滨局的哈尔滨南站''',在2018年站改完毕后,将本处于通达街跨线桥下的哈尔滨机务段迁址至今哈尔滨南站VIII场内。时至今日,新哈尔滨机务段内各类设施的官方称呼前缀仍然是“哈南八场”。目前哈尔滨机务段所在铁路用地区域的标签名称为{{Key|name|3=哈尔滨机务段}},但其亦含有一个车场节点,名称为{{Key|name|3=哈南VIII场}}。''
==线路所、辅助所、乘降所==
===线路所===
<u>线路所在铁路系统中是指设置在'''闭塞区间端点的信号所,用以将线路划分作两个闭塞区段(与辅助所区分)'''。线路所通常会出现在双线铁路区间正线与联络线、疏解线或其他特定线路的交汇处或分离处;或者单线铁路为分隔区间,提高通过能力而设置,通常'''不设到发线'''。通过信号系统确保列车按照列车运行图指定的方向行进。</u>
线路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所”“××线路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
线路所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同时加入标记{{Key|building|yes|}}及{{Key|railway|signal_box}},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丁香湖1号线路所}}。
线路所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正线出岔另一条正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junction}}'''
是一条线路正线直接岔出另一条线路的场所,大部分没有侧线。判断方法:国铁路网《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显示为“XX所”、[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查询不到的,或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仅有渡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crossover}}'''
没有线路岔出。仅有渡线的线路所。
[[Image:Crossover.png]]
'''3.正线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spur_junction}}'''
正线直接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
[[Image:Spur.png]]
===辅助所===
<u>工业企业专用线在区间正线上接轨时,在接轨地点应设置辅助所。为贯彻责任制及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区间道岔须由辅助所管理。</u>
辅助所相邻车站办理半自动闭塞时,需要检查辅助所道岔开向进而选择办理闭塞方向,辅助所道岔的控制则由相邻一个车站集中控制。
列车正常运行,列车由一个车站经辅助所开往另一个车站时,辅助所不参加有关行车闭塞、列车运行等工作,由相邻两站直接办理闭塞手续。因此,'''辅助所只有办理岔线的取送作业,不起将铁路线路分为线段的作用(与线路所区分)。'''但部分辅助所经岔线可以办理另一方向闭塞,这里就需要对辅助所电路进行特殊处理。一般情况下辅助所不设信号机及轨道区段。
===乘降所===
<u>乘降所指全日无人看守、或仅有值班站长值守的铁路车站。</u>
乘降所不发售车票,在乘降所上车的乘客需上车补票。但部分乘降所依然保留货运营业室,对外办理少量货物托运作业。乘降所的组织及管理一般由与该乘降所相邻的三等(含)以上车站承担。如京原铁路上的塔崖驿乘降所由相邻的涞源站(三等站)管理。
乘降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乘降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其标签应为{{Key|railway|halt}}。
===“所”与“站”的区分===
所不一定是车站,按照乘降所管理的货运站及会让站大部分是四等或五等站,有道岔和到发线,可以进行列车的会让和越行,该种类型的行车单位应当标记为车站{{Key|railway|station}},而不应当是乘降所<s>railway=halt</s>。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降级,车站本体与岔线已拆除,只保留旅客乘降设施的,应当标记为乘降所{{Key|railway|halt}}。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拆除,只保留正线部分,旅客乘降设施一并拆除的,应当标记为废弃车站{{Key|abandoned:railway|station}}。
单线铁路设有到发线但不办理客货业务的,属五等站(会让/越行站)。其标签应为“铁路车站”{{Key|railway|station}}。
==线路关系==
'''<big>中国大陆地区的铁路线路关系以及绘图进展可在[https://wiki.openstreetmap.org/wiki/Zh-hans:OpenRailwayMap/Progress 此界面]查询。</big>'''
铁路线路关系需要选中自本线起点至本线终点的所有'''站内正线与区间正线''',及沿途各站的'''车站节点''',请勿将站线、专用线、正线间的渡线、车站建筑等纳入铁路线路关系中。
铁路线路的关系标签示例如下:<pre>
type=route
route=railway
name=陇海线
name:zh=陇海线
name:en=Longhai Line
ref=0003
network=中国铁路
</pre>
==国铁信号==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 标签图示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 信号标注 ===
例子: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
|{{#invoke:char|char|0x1F7E2}}{{#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code>S</code>
|
*{{Tag|railway|signal}}
*{{Tag|ref|S}}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main|CN-4:GYXY}}
*railway:signal:shunting=CN-4:RWW
*railway:signal:main:height=normal
*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normal_side
*railway:signal:main:form=light
*railawy:signal:shunting:form=light
*railway:signal:main:states=CN-G;CN-Y;CN-GY;CN-R
*railway:signal:shunting:states=CN-R;CN-RW;CN-W
*railway:signal:main:function=entry
|}
Below is for only railway:signal:[.]+= only.
==== 主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534}}
|
<code>main=CN-ExOSShD:XY</code>OR<code>main=CN-3:XY</code>AND<code>main=CN-ExOSShD:WR</code>OR<code>main=CN-3:WR</code>
|if it's known for it's 3 display on 25Hz track circuit, ExOSShD is for it's display style name but in my opinion it's too long so meh, go for <code>-3</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
|<code>main=CN-ExOSShD:YGR</code><br /><code>main=CN-3: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invoke:char|char|0x1F7E2}}
|<code>main=CN-ExOSShD:LGO</code><br /><code>main=CN-3:LGO</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G for secondary route.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
|<code>main=CN-4: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4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Y for STFD
|}
==== 复示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1}}||<code>distant=CN:GY</code>||This is not going to show red, it's not main signal sir.
|-
|. ⚪️<br />⚪️⚪️ in △||<code>distant=CN:WWW</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2}} in ◇||<code>distant=CN:G</code>||
|-
|⚪️ in ◇||<code>shunting_distant=CN:G</code>||NEW!! for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_distance</code> tag
|}
==== 调车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4}}||<code>shunting=CN:WR</code>||since cannot sure 3/4 display it is then not tagging which system is better<br />if you know it then you can use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CN-3:RW</code> and so 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Other Property Tag==
Since the shunting signal might be on side or below the main signal,<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code>is required more then <code>dwarf</code> and <code>normal</code>.<br />
It is better to add <code>normal_side</code> and <code>normal_below</code>.
<code>railway:signal:*:height</code>
== 城市轨道交通 ==
=== 线路 ===
与国铁部分相同,尽管城市轨道交通与大众生活更加密切,但仍需严格遵循On the ground原则,其命名以及标注应当以基础建设属性为准,而非抽象的运营线路。相关原则在上述铁路部分已经明确,这里不多赘述。仅简要列出相关标注示例。
此页面专注于基础建设标准的标注,更多运营以及公共交通的标准请参见[[China/Transport/Urban Rail Transit|此页面]]。
简要判断标准如右图所示(讨论中):
[[File:OSM中国社区轨道交通类型判断简图.png|thumb|此图旨在协助绘图者快速判断轨道类型。很多时候有例外情况,请不要担心求助其他编者。]]
==== 地铁 ====
OSM中提供 {{Key|railway|subway}} 键-值对用于标注地铁线路。
线路名称推荐以工程名为准,标注为<城市名>+轨道交通/地铁+x号线/xx线,填写入{{Key|name}}中。如北京地铁房山线、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佛山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请勿填入“<s>城轨13号线</s>”“<s>轻轨2号线</s>”等俗名。
{{Key|ref|*}}标签用于填写线路编号,通常地铁线路以M开头。部分线路可能公开名称无编号,但规划中使用编号,如北京地铁昌平线,应标注如:{{Key|name|北京地铁昌平线}},{{Key|ref|M27}}。没有编号的线路可以留空。
通常来说,中国大陆的地铁线路轨距为1435mm,应与国铁相同,使用 {{Key|gauge|1435}} 标注轨道,每条轨道均需标注。
常见的电气化方式有1500V接触网,750V第三轨等。
若线路使用第三轨供电,使用 {{Key|electrified|rail}} 标注每条有接触轨的轨道。
若线路使用接触网供电,则与国铁相同,使用{{Key|electrified|contact_line}}。
电压/频率和标注同样参照国铁标准,直流电填写{{Key|frequency|0}}。
对于带越行线的车站,如果能明确越行线/正线的关系(一般以道岔正向为正线),则越行线按照国铁部分的侧线处理,标注为 {{Key|service|siding}},不填写name以及usage标签。
==== 市域铁路 ====
这是近年出现的轨道交通类型,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铁线路,此类城市轨道交通通常使用更高速度等级和限界更大的列车,部分列车为国铁CRH6/CJ6平台改造而来,线路拥有更大的站间距和运量。很多编者已经对此类线路使用 {{Key|railway|rail}} 或 {{Key|railway|subway}} 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判断,此处以线路是否受国家铁路局NRA监管为准。如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雄安R1线,尽管使用了160、200km/h等级的国铁制式车辆,但由于其不直接受NRA监管,因此归入地铁中,标注为 {{Key|railway|subway}}。
相反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受到NRA监管,因此标注为 {{Key|railway|rail}} ,其余标注方案(如正线/侧线、电气化方式)按照前述国铁标准处理。
==== 轻轨 ====
==== 有轨电车/Tram-Train系统 ====
==== 单轨 ====
==== 磁悬浮 ====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 ===
与铁路部分相同,城市轨道交通亦有车辆段,用于列车的日常维护/检修。
此类设施通常命名为xxx停车场/xxx车辆段。位于线路末端或者中间某站点附近。整片区域应当标注为铁路用地:{{Key|landuse|railway}}。
车辆段内的线路均应区别于正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yard}}。
==<small>注释</small>==
<references />' |
Unified diff of changes made by edit (edit_diff) | '@@ -471,14 +471,26 @@
==国铁信号==
-Due to sometimes lights has their own interesting light '''arrange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list them all so the best is just show what they have<br />
-==Legends==
-✖️=No light installed/covered by lit, showed in ⊗ in some graph<br />
-/=Showing either color or shut down<br />
-Other means lights in color<br />
-R=Red ; Y=Yellow ; G=Green ; B=Blue ; W=White ; L=Same Light showing Green or Yellow (Green+Yellow=Lime,oof) ; O=Red+Green=Orange,oof
-== Signal tagging==
-Tagging Full Example: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
+=== 标签图示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
+=== 信号标注 ===
+例子: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s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
|{{#invoke:char|char|0x1F7E2}}{{#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code>S</code>
@@ -486,6 +498,6 @@
*{{Tag|railway|signal}}
*{{Tag|ref|S}}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main|CN-4:GYXY}}
@@ -500,5 +512,6 @@
|}
Below is for only railway:signal:[.]+= only.
-===Main Signal (主信号)===
+
+==== 主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21,5 +534,6 @@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4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Y for STFD
|}
-===Distant Signal (复示信号)===
+
+==== 复示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33,5 +547,6 @@
|⚪️ in ◇||<code>shunting_distant=CN:G</code>||NEW!! for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_distance</code> tag
|}
-===Shunt Signal (调车信号)===
+
+==== 调车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39,5 +554,5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4}}||<code>shunting=CN:WR</code>||since cannot sure 3/4 display it is then not tagging which system is better<br />if you know it then you can use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CN-3:RW</code> and so 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Other Property Tag==
' |
Unified diff of changes made by edit, pre-save transformed (edit_diff_pst) | '@@ -471,14 +471,26 @@
==国铁信号==
-Due to sometimes lights has their own interesting light '''arrange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list them all so the best is just show what they have<br />
-==Legends==
-✖️=No light installed/covered by lit, showed in ⊗ in some graph<br />
-/=Showing either color or shut down<br />
-Other means lights in color<br />
-R=Red ; Y=Yellow ; G=Green ; B=Blue ; W=White ; L=Same Light showing Green or Yellow (Green+Yellow=Lime,oof) ; O=Red+Green=Orange,oof
-== Signal tagging==
-Tagging Full Example: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
+=== 标签图示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
+=== 信号标注 ===
+例子: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s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
|{{#invoke:char|char|0x1F7E2}}{{#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code>S</code>
@@ -486,6 +498,6 @@
*{{Tag|railway|signal}}
*{{Tag|ref|S}}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main|CN-4:GYXY}}
@@ -500,5 +512,6 @@
|}
Below is for only railway:signal:[.]+= only.
-===Main Signal (主信号)===
+
+==== 主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21,5 +534,6 @@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4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Y for STFD
|}
-===Distant Signal (复示信号)===
+
+==== 复示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33,5 +547,6 @@
|⚪️ in ◇||<code>shunting_distant=CN:G</code>||NEW!! for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_distance</code> tag
|}
-===Shunt Signal (调车信号)===
+
+==== 调车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539,5 +554,5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4}}||<code>shunting=CN:WR</code>||since cannot sure 3/4 display it is then not tagging which system is better<br />if you know it then you can use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CN-3:RW</code> and so 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Other Property Tag==
' |
Lines added in edit (added_lines) | [
0 =>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1 => '',
2 =>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3 => '',
4 =>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5 => '',
6 =>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7 => '',
8 => '=== 标签图示 ===',
9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10 =>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11 => '',
12 =>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13 => '',
14 =>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15 => '',
16 =>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17 => '',
18 => '=== 信号标注 ===',
19 => '例子:',
20 =>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21 =>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22 =>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23 => '',
24 => '==== 主信号 ====',
25 => '',
26 => '==== 复示信号 ====',
27 => '',
28 => '==== 调车信号 ====',
29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
Lines removed in edit (removed_lines) | [
0 => 'Due to sometimes lights has their own interesting light '''arrange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list them all so the best is just show what they have<br />',
1 => '==Legends==',
2 => '✖️=No light installed/covered by lit, showed in ⊗ in some graph<br />',
3 => '/=Showing either color or shut down<br />',
4 => 'Other means lights in color<br />',
5 => 'R=Red ; Y=Yellow ; G=Green ; B=Blue ; W=White ; L=Same Light showing Green or Yellow (Green+Yellow=Lime,oof) ; O=Red+Green=Orange,oof',
6 => '== Signal tagging==',
7 => 'Tagging Full Example:',
8 => '!Lights!!Tags',
9 =>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10 =>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depends on direction of OSM way)',
11 => '===Main Signal (主信号)===',
12 => '===Distant Signal (复示信号)===',
13 => '===Shunt Signal (调车信号)===',
14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
] |
Lines added in edit, pre-save transformed (added_lines_pst) | [
0 =>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1 => '',
2 =>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3 => '',
4 =>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5 => '',
6 =>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7 => '',
8 => '=== 标签图示 ===',
9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10 =>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11 => '',
12 =>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13 => '',
14 =>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15 => '',
16 =>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17 => '',
18 => '=== 信号标注 ===',
19 => '例子:',
20 =>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21 =>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22 =>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23 => '',
24 => '==== 主信号 ====',
25 => '',
26 => '==== 复示信号 ====',
27 => '',
28 => '==== 调车信号 ====',
29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
New page wikitext, pre-save transformed (new_pst) | '{{Ambox|type=notice|text=本页面旨在统一中国大陆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画图标准。目前部分内容仍处在讨论阶段。}}
==总述==
[[File:配线图——工务数据的直观体现.png|thumb|256x256px|这是铁路工务数据的体现方式之一——工务配线图。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车站的基本线路配置情况。该车站虽规模较小,但其线路种类非常丰富,很适合OSM入门铁路绘图者作为理论学习材料使用。]]
“'''On the ground”'''是OSM编辑中的主要原则之一。即一切点、线、关系等要素要力求以“实际存在”为准则,尽量做到'''“地上有什么就画什么,地上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因此,按照这个原则,编辑OSM中的铁路要素时,要尽可能体现出铁路的“基础建设属性”。结合多方面数据参考和相关讨论,目前多数人认同'''工务部门的数据以及机车内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数据'''对于OSM来讲更符合“'''On the ground”'''原则,同时也更能体现铁路本身的“基础建设属性”,相比其他数据(交通或旅游地图)更加准确、权威、专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一部分大意的编辑者可能会将'''客/货运接算站示意图'''等运输职能部门的数据与工务的运维数据混淆,或将这类为方便运输里程与价格换算从现实铁路线网中抽象出的'''拓扑关系表示'''误判断为“现实存在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去编辑OSM的铁路信息,这种思路是不恰当的。{{Ambox|type=caution|text='''<big>{{Font color|red|特别提醒:中国大陆的一些铁路设施具有军事意义,其位置、用途等信息均为国家秘密。您应当对自己的编辑负责。|}}</big>'''}}{{Mapping Military Sites}}
==线路、轨道==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
<u>正线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称'''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内的部分称'''站内正线'''。</u><blockquote><small>''陈湖,陈汝龙,陈绍勇等 编.交通运输统计词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small>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的指定方式为:
①第一线是单线线路'''全部'''列为第一线,双线线路或双线地段,以列车运行方向的'''下行<ref name=":0">在中国大陆铁路系统中,以北京为中心,驶向北京的方向称“上行”,驶离北京的方向则称为“下行”。 在具有等级差异的线路间,由分支线路汇入主干线路的方向称“上行”,由主干线路岔出分支线路的方向称“下行”。 一些极特殊,不易确定方向和干支关系的线路,由当地路局另行定义。</ref>线'''(或'''乙线''')为第一线;
②第二线是双线线路或多线地段列车运行方向的'''上行'''<ref name=":0" />线(或'''甲线''');
③第三线是指'''并列的三条正线中'''办理列车上行和下行业务的线路 。</blockquote>一条轨道的{{Key|name}}应填入运营维护单位对其的命名,如:“'''京沪线'''”“'''京广线”'''。请勿填入“<s>京广铁路</s>”“<s>京沪铁路</s>”等俗名。
国铁集团线路由工务段命名,通常在线路桥涵隧道旁的应急灾害报警牌上可以找到。复线铁路无需标明各单线的分工。如:“京沪线”在某些区段上有'''三条正线''',这三条正线应当一并标记为“{{Key|name|3=京沪线}}”,'''而非'''分开标记为“<s>京沪上行线</s>”“<s>京沪下行线</s>”“<s>京沪III线</s>”。
干线、联络线的正线部分,使用类型应当根据'''运量/线路等级'''(相关标准讨论中)标注为{{Key|usage|main}}或{{Key|usage|branch}}。其编码{{Key|ref}}参照[https://www.doc88.com/p-9935323933777.html <u>GB/T 25344-2010</u>]的规定执行。具体列表请参见[[Zh-hans:OpenRailwayMap/China Railway Line Number|'''此页面''']]。
{{Key|passenger_lines}}标签代表“无论区间有几条正线,只用一条铁路轨道要素代替”,不适用大陆地区目前确定的画法,在维护时应当删除。
'''<big>各线名称的英文翻译(讨论中)</big>'''
中国大陆铁路线名称的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入{{Key|name:en}}中,无论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
{{Key|name:en}}中,'''只译通名,不译专名。专名直接转写为不带声调的拉丁字母拼音。'''如在翻译学上有更能表达专名涵义的译文,可填入{{Key|alt_name:en}}中。如京哈线在{{Key|name:en}}中'''必须'''译为{{Key|name:en|3=Jingha Line}},但“京哈”为“北京-哈尔滨”的简写,故可在{{Key|alt_name:en}}标签中另标注{{Key|alt_name:en|3=Beijing-Harbin Line}}及{{Key|alt_name:en|3=Beijing to Harbin Line}}。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
'''<big>中国大陆铁路线路通名译文及参考示例</big>'''
!汉语通名
!英语通名
!示例线名
!示例译文
|-
|线
|Line
|'''京哈'''线
|'''Jingha''' Line
|-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定一'''联络线
|'''Dingyi''' Connecting Line
|-
|高速线
|Highspeed Line
|'''京哈'''高速线
|'''Jingha''' Highspeed Line
|-
|客专线
|Passenger Line
|'''哈齐'''客专线
|'''Haqi''' Passenger Line
|-
|城际线
|Intercity Line
|'''京津'''城际线
|'''Jingjin''' Intercity Line
|-
|(动车)走行线
|(EMU)Depot Access Line
|'''雄安'''动车走行A线
|'''Xiong'an''' EMU Depot Access Line A
|-
|疏解线
|Untwining Line
|'''王岗'''疏解线
|'''Wanggang''' Untwining Line
|-
|立折线
|
|
|
|-
|反发线
|
|
|
|-
|发车线
|Depature Line
|'''红岛'''发车线
|'''Hongdao''' Depature Line
|-
| 出(入)段线
|Depot Entry/Exit Line
|
|
|-
|进(出)场线
|Yard In/Outbound Lead Line
|'''山海关'''进场线
|'''Shanhaiguan''' Yard Inbound Lead Line
|-
|延长线
|
|
|
|-
|回转线
|Turnaround Line
|'''义县'''回转线
|'''Yixian''' Turnaround Line
|-
|
|
|
|
|-
! colspan="4" |极特殊、罕见通名的单独翻译
|-
! colspan="2" |汉语线名
! colspan="2" |英语线名
|-
| colspan="2" |'''济西'''环到环发线
| colspan="2" |'''Jixi''' Arrival-Departure Loop Line
|-
| colspan="2" |'''寺后'''所渡A线
| colspan="2" |'''Sihou''' Junction Crossover Line A
|-
| colspan="2" |'''向塘'''IX道线
| colspan="2" |'''Xiangtang''' Station Track IX Line
|}
===车站侧线、专用线、车场内的站线===
<u>侧线也称'''站线,'''指从道岔引出的侧向线路,一般与正线相对应,通常不会太长并有尽头。有'''到发线、越行线、调车线、安全线'''等诸多小类,侧线是对此类线路的统称。</u>
车场、站段内的线路应当具有其'''站线编号'''。大多数情况下,车站侧线的范围是由站中心/车场中心至两端第一个道岔。但有时会在侧线有效长度内分出另外的线路(业内称“中岔”或“腰岔”),分出的道岔到一端道岔群/渡线的部分亦应视为此条侧线的一部分。<blockquote><small>''郝瀛 主编.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交通运输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small>
'''站线编号'''是为车站线路命名的方法。铁路车站内的每一条线路,用'''一个数字'''作代号。
<small>''《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small>
线路编号规则: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2.在复线(双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奇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偶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4.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在划分车场的车站,每个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编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blockquote>除站内正线以外,其他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siding}}。
不能办理列车到发业务的站内侧线,机务、车辆段等各类铁路单位内部的站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yard}}。
另有一种兼备调车与发车的线路:靠驼峰/调车场一侧为调车区,无法办理接发车业务;但在另一侧却装设了闭塞设备向外办理发车,以使作业量相对较小的编组站减少占地。该种线路称“编发线”。
编发线的服务类型标签{{Key|service|}}尚在讨论中。
岔出车站去往厂、港、库等非铁路单位的专用线,其'''服务类型'''应当标注为:{{Key|service|spur}}。
通常来讲,站线的{{Key|name}}项中是不赋值的,在Openrailwaymap中为“站线”专门提供了一种渲染方式。如果您已经明确某一车站内的站线编号和有效起止点,可在每条股道上新建{{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直接填写本股道的站线编号''',如{{Key|railway:track_ref|3=III}}(3道、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7}}(7道、非站内正线)、{{Key|railway:track_ref|3=IV-2}}(四场2道、非站内正线)等,'''无需在股道号码前加入站名前缀。'''错误范例:“<s>railway:track_ref=北京站1道</s>”。
===渡线===
渡线使行驶于某路线的列车可以换轨至另外一条路线,是列车改变行进方向或列车线路的辅助设施。通常会配有一组至多组的转辙器。
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其'''服务类型为''':{{Key|service|crossover}}。
目前OSM的编辑工作中,仅'''正线间的渡线'''采用该标签。除此以外的渡线,其标签应当跟随其联结线路的类别(如专用线与专用线间的渡线,也应当标记为专用线{{Key|service|spur}})。
===道岔与交叉===
====道岔====
<u>道岔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过渡设备,是轨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构造复杂,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u>
在osm中,通常在线路出岔点加一个转辙器{{Key|railway|switch}}节点用以代表道岔本身。每一个转辙器节点应点在'''道岔的尖轨尖端'''。
※铺画道岔时应注意:单开、对称道岔的侧向端并非直线过渡,而是自尖轨尖端起形成一段“导曲线”,再转向侧向。在绘图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道岔的出岔端应以'''看起来比较平滑的折线'''过渡至侧向。
运营单位为方便管理各道岔的状态,对每一个道岔进行'''编号''',osm绘图工作中主要标注的是道岔的'''编号'''{{Key|ref|}}。标注于上述的'''转辙机节点'''上。
'''交分道岔的编号'''应有4个,以'''半角分号'''"<code>;</code>"分隔,如{{Key|ref|3=22;24;26;28}},不应该填写为<s>ref=22-28</s>。
'''交分道岔'''的铺画无需进行曲线过渡。
如果能确定道岔尖轨尖端的'''确切里程''',则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签。如本页面以新绰源车站举例的配线图,1号#道岔尖轨尖里程为博林线K75+264,故1#岔的完整标签为:<pre>
railway=switch
ref=1
railway:position:exact:博林=75.264
</pre>与“'''编号'''”区分,各道岔有不同的开岔角度,称为“开度”或“号数”。计算方式为辙叉夹锐角的'''余切值'''。目前普速铁路上常见的号数有7、9、12、18等。高速铁路的辙叉角更小,故号数更大。
道岔开度决定着导曲线的曲线半径。若能确定道岔的导曲线半径或其开度,可以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导曲线半径”{{Tag|railway:radius|}}标签。
{| class="wikitable"
|+'''<big>常见道岔开度(号数)与导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表</big>'''
!道岔开度
(cot α)
!导曲线半径
(m)
!其他备注
|-
|7
|150
|
|-
|9
|180
|
|-
|12
|350
|
|-
|18
|1100
|
|-
|24
|
|未见使用
|-
|30
|2700
|
|-
|38
|3300
|
|-
|42
|5000
|
|-
|50
|7300
|
|-
|62
|8200
|
|-
|…
|…
|
|}
道岔中的辙叉分为'''普通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若标注的道岔为可动心轨辙叉,需要在转辙器节点上新增{{Tag|railway:switch:movable_frog|yes}}标签。
====交叉====
交叉是两条轨道在平面上相交但不能互相过渡的设备。常见于交叉渡线的中部菱形交叉与两轨道垂直相交的直角交叉。
交叉的标签为{{Key|railway|railway_crossing}},一般会有编号{{Key|ref|3=菱×}}。
===废弃、拆除的线路===
在铁路进行提速改造或避让恶劣行车区段时,会时常对线路进行废弃,拨动或改造,此时应当删除原轨道的所有名称、编号等标签,并分为如下几类重新标记:
'''(1)线路废弃,但轨道上的钢轨未拆除,仍保持原貌'''
工务部门直接切断或封锁本线与正常营业线路的联结或接入点(如:切断接入点的钢轨、钉死道岔、在接入点建造永久性隔离设施等),不作其他处理。
此类应属“废弃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disused}}。
'''(2)线路废弃,线路设施虽清晰可辨但已不具备通车能力'''
工务部门移除本线的钢轨,故已不再具有通车能力。但旧轨枕和其他线路设施等部分保留。
此类属“已拆除铁路遗迹”,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abandoned}}。
'''(3)线路废弃,轨道、轨枕等一切设施全部移除,但土建部分(路基等)保留并清晰可见'''
工务部门拆除本线的所有设施,只遗留下初建时的土建工程部分。
此类属“夷平铁路”,应当标记为:{{Key|railway|razed}}。
'''(4)线路废弃,轨道全部拆除,路基保留并作新改建公路或其他非轨道设施的建设基础'''
此类轨道一般由工务部门拆除线路,并经翻修改造后移交地方路政或其他单位运营。该类线路跟随改建后的设施重新标记,不再作为铁路要素保留。
==站、场、段==
===车站===
<u>车站是交通运输生产的基地。旅客乘降、货物承运、列车到发及解编、机车和乘务组的整备和换乘、列检和货物检查,都在车站办理,车站集中了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u>
1.车站节点(node)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station}}。其{{Key|name}}'''仅填入专名''',如{{Key|name|3=北京}}。
2.车站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主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标记为火车站建筑{{Tag|building|train_station}},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北京站}}。
'''※车站名称的英文翻译:'''英文翻译应'''无差别'''填写至{{Key|name:en}}标签中,无论其在编辑时是否已经存在{{Key|name}}标签。<blockquote>''<small>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输局《关于明确铁路车站站名英文译法的通知》 运营运调电〔2012〕1911号(节选)</small>''
各铁路局,各专业公司:
为规范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译法,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1.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拼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东南西北”方位词作为车站站名的固有部分,'''不按英文意译'''。
2.车票票面上及其他有关站名的英文标注,按照上述原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自2012年9月1日起发售车票票面信息按此要求更改。
4.铁道部运输局《关于规范铁路车站电子显示屏使用的通知》(运营客管〔2012〕666号)第一条第2款第(2)项内容修改如下:站名的英文翻译使用'''汉语拼音''',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词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如“北京西站”的英文翻译为“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blockquote>车站节点(node):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只写专名'''。例:{{Key|name|3=上海松江}},{{Key|name:en|3=Shanghai Songjiang}}.
车站主体建筑(train_station):将汉字直接转换为'''不带声调的汉语拼音''',通名“站”直接译为"Railway Station"。例:{{Key|name|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Key|name:en|3=Beijing Chengshi Fuzhongxin Railway Station}}.
<small>'''⚠注意:''' 不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不应'''加上代表公共交通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标签,一些编辑器会警告,忽略即可。判断方法:《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示意图》。不与国铁办理直通业务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small>
===车站编号===
[[File:客票与TMIS.png|thumb|246x246px|从铁路客票(或电子客票报销凭证)下部的21位识别码中可获取制票车站的TMIS。]]与线路一样,每个车站也有自己的车站编号{{Key|railway:ref}},业内简称为TMIS。如北京站:{{Key|railway:ref|3=10001}}。
车站编号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通过车票、报销凭证。
*在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中的21位识别码(位于左下角)中,前五位代表本车票(报销凭证)的'''制票车站'''[见右图]。
*铁路电子发票左下角的“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车站TMIS。
-通过铁路网络订票(12306.cn网站、12306app)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票面列车发站'''的TMIS。
-在铁路车站/代售点、车站取电话订票途径购票,开具的电子报销凭证中“电子客票号”前五位为'''购票车站/代售点上级车站'''的TMIS。
2.在[https://rail.re 铁路信息查询网站]中输入车站的名称/拼音码/电报码中任意一项,即可查询本站的车TMIS。
===车站等级===
目前对于车站的等级如何标注,尚在讨论当中。
现状是各个国家的都采用了{{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来标注,但亦有编辑者认为,适合使用带有国别的{{key|railway:station:category:CN}}或{{key|cn:railway:station:catagory}}。
目前相关文档均未有issue或proposal被提出。
目前大陆地区铁路系统共有六个车站等级,{{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尚未正式确立,出于语义统一的原则,我们暂且提出如下标签规划。
{| class="wikitable"
!等级
!标签值
|-
|特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特等站}}
|-
|一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一等站}}
|-
|二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二等站}}
|-
|三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三等站}}
|-
|四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四等站}}
|-
|五等站
|{{key|railway:station_category|3=五等站}}
|}
===废弃的车站===
在铁路系统的发展进程中,其线路会时常拨动,同样地,铁路线上的车站及车站所办理的业务也会进行相应的变更。车站形式与办理业务类型的变化不同,其在地图上的标签变化也大不相同。废弃车站主要有以下几类,需要加强确认和辨析。
'''(1) 原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取消办理客运业务,但其车站内线路无改动'''
此类车站原标签中通常带有{{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表示该车站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取消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只需删除该标签。
'''(2) 原车站拆除侧线,降级为乘降所,仍办理客运业务'''
此类车站一般保留站房,站台等旅客乘降设施移动到正线旁边,供来往的旅客列车进行客运乘降。该类车站的{{Tag|public transport|station}}应当保留,将原{{Tag|railway|station}}更改为{{Tag|railway|halt}},并删除已拆除的侧线。如正线带有{{Key|railway:track_ref}}标签,也应当一并删除,和两侧正线的路径进行合并。
'''(3) 原车站直接废弃并拆除侧线,铁路单位取消该车站的全部业务'''
①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拆除后地面留有较明显的车站地基、路基痕迹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abandoned:railway|station}}或{{Tag|abandoned:railway|halt}}标签。
② 原车站侧线拆除、站房保留,但已无法从站房到达铁路内部
此类车站需删除侧线和正线的股道号标签,将原有所有标签全部删除,并添加{{Tag|disused:railway|station}}或{{Tag|disused:railway|halt}}标签。
③ 原站房随车站侧线一并拆除,连带侧线与路基也一并铲平
此类车站直接删除所有车站元素,无需在地图上留下痕迹。
===车场===
<u>一些主要技术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线路较多,为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互相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能力,将办理相同作业的若干线路连接起来的线群称作车场。</u>
车场的标签应为{{Tag|railway|yard}}。大多数情况下,其名称{{Key|name}}应填入全名(专名+通名),如:太原北五场/南翔动车所/南宁客技站。若运营单位不称其通名或该车场可以明显地看出依附于何站,则通名可不填,如:翔南/光新路。
'''※车站与车场的判断方法'''
1.参照《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车场必须依附于车站而存在。即'''“××站××场”'''。车场不能脱离站段而单独存在。
<big>'''{{font color | red |※注意:车站、车场节点不能黏着在线路上(包括单线铁路)!}}'''</big>
===站场中心里程===
<u>站场中心里程是铁路系统进行集成分析、参数计算和工程协调等工作的重要坐标。一般为线路上站场中心点的里程标识,以车站主体建筑(如站房、运转室)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点,若无站房则以信号场中心为准,另有规定的除外。</u>
车站、车场的中心里程标签与道岔相同:{{Tag|railway:position:exact:<线路>:<行别>|}},'''标注在车站/车场节点上'''。
与线路的On the ground原则相同,OSM编辑工作中,站场中心里程应以工务定义的里程为准,不应标注为客里表/货里表中的营业计算里程。
车站节点标注示例:
1.普通中间站(滨洲线-大庆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大庆
name:zh=大庆
name:en=Daqing
railway:ref=57416
railway:position:exact:滨洲=158.686
</pre>2.复线铁路上下行里程不一致的车站;3.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沈山、于马三线-裕国站)<pre>
railway=station
name=裕国
name:zh=裕国
name:en=Yuguo
railway:ref=51845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上=20.539
railway:position:exact:沈山:下=20.601
railway:position:exact:于马三=20.539
</pre>
===站、场、段所在的区域===
之前所述的各种标注方式适用于车站的节点(node),以供在ORM中渲染。而在现实中,车站、站场等行车单位并非集中于某一点上,而是分布在一片'''类纺锤形区域(area)内'''。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此类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应当为“'''铁路用地'''”。在OSM中,这片区域的土地利用标签应当为{{Key|landuse|railway}}。
铁路用地的名称{{Key|name}}应填入运营场所的'''全名(专名+通名)''',如“{{Key|name}}”“{{Key|name|3=南翔下行出发场}}”“{{Key|name|3=光新路客整所}}”。而不是标注为“<s>name=上海</s>”“<s>name=南翔</s>”“<s>name=光新路</s>”。
<big>※</big>通常来讲,ORM更侧重于铁路的线路与车站、车场。各类后勤保障性质的单位“(如机务、车辆、水、电、房建单位等)不是ORM渲染的重点。在标注工作中,这类单位'''不建议'''另起单独的节点(node)来标注名称和编号,但其内部的每条铁路线路都应当使用上述有关铁路线的各类标签清楚地标注出来。
→''有一种情况例外:如该单位本身为车站的一个车场,则需要一个车场节点(node)来标识(即{{Key|railway|yard}})。如'''哈尔滨局的哈尔滨南站''',在2018年站改完毕后,将本处于通达街跨线桥下的哈尔滨机务段迁址至今哈尔滨南站VIII场内。时至今日,新哈尔滨机务段内各类设施的官方称呼前缀仍然是“哈南八场”。目前哈尔滨机务段所在铁路用地区域的标签名称为{{Key|name|3=哈尔滨机务段}},但其亦含有一个车场节点,名称为{{Key|name|3=哈南VIII场}}。''
==线路所、辅助所、乘降所==
===线路所===
<u>线路所在铁路系统中是指设置在'''闭塞区间端点的信号所,用以将线路划分作两个闭塞区段(与辅助所区分)'''。线路所通常会出现在双线铁路区间正线与联络线、疏解线或其他特定线路的交汇处或分离处;或者单线铁路为分隔区间,提高通过能力而设置,通常'''不设到发线'''。通过信号系统确保列车按照列车运行图指定的方向行进。</u>
线路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所”“××线路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
线路所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信号楼所在的建筑),应当框选为一个闭合区域(area),并同时加入标记{{Key|building|yes|}}及{{Key|railway|signal_box}},该建筑的{{Key|name}}'''应填入专名+通名''',如{{Key|name|3=丁香湖1号线路所}}。
线路所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正线出岔另一条正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junction}}'''
是一条线路正线直接岔出另一条线路的场所,大部分没有侧线。判断方法:国铁路网《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显示为“XX所”、[http://hyfw.95306.cn/hyinfo/action/FwcszsAction_index?type=1 95306营业站服务信息查询]查询不到的,或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不与国铁直通的线路,应当依照相应运营单位资料进行标注。
'''2.仅有渡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crossover}}'''
没有线路岔出。仅有渡线的线路所。
[[Image:Crossover.png]]
'''3.正线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Tag|railway|spur_junction}}'''
正线直接岔出专用线的线路所。
[[Image:Spur.png]]
===辅助所===
<u>工业企业专用线在区间正线上接轨时,在接轨地点应设置辅助所。为贯彻责任制及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区间道岔须由辅助所管理。</u>
辅助所相邻车站办理半自动闭塞时,需要检查辅助所道岔开向进而选择办理闭塞方向,辅助所道岔的控制则由相邻一个车站集中控制。
列车正常运行,列车由一个车站经辅助所开往另一个车站时,辅助所不参加有关行车闭塞、列车运行等工作,由相邻两站直接办理闭塞手续。因此,'''辅助所只有办理岔线的取送作业,不起将铁路线路分为线段的作用(与线路所区分)。'''但部分辅助所经岔线可以办理另一方向闭塞,这里就需要对辅助所电路进行特殊处理。一般情况下辅助所不设信号机及轨道区段。
===乘降所===
<u>乘降所指全日无人看守、或仅有值班站长值守的铁路车站。</u>
乘降所不发售车票,在乘降所上车的乘客需上车补票。但部分乘降所依然保留货运营业室,对外办理少量货物托运作业。乘降所的组织及管理一般由与该乘降所相邻的三等(含)以上车站承担。如京原铁路上的塔崖驿乘降所由相邻的涞源站(三等站)管理。
乘降所的名称{{Key|name}}可填入“××”“××乘降所”,以运营单位资料为准。其标签应为{{Key|railway|halt}}。
===“所”与“站”的区分===
所不一定是车站,按照乘降所管理的货运站及会让站大部分是四等或五等站,有道岔和到发线,可以进行列车的会让和越行,该种类型的行车单位应当标记为车站{{Key|railway|station}},而不应当是乘降所<s>railway=halt</s>。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降级,车站本体与岔线已拆除,只保留旅客乘降设施的,应当标记为乘降所{{Key|railway|halt}}。
运营单位发文公布本站拆除,只保留正线部分,旅客乘降设施一并拆除的,应当标记为废弃车站{{Key|abandoned:railway|station}}。
单线铁路设有到发线但不办理客货业务的,属五等站(会让/越行站)。其标签应为“铁路车站”{{Key|railway|station}}。
==线路关系==
'''<big>中国大陆地区的铁路线路关系以及绘图进展可在[https://wiki.openstreetmap.org/wiki/Zh-hans:OpenRailwayMap/Progress 此界面]查询。</big>'''
铁路线路关系需要选中自本线起点至本线终点的所有'''站内正线与区间正线''',及沿途各站的'''车站节点''',请勿将站线、专用线、正线间的渡线、车站建筑等纳入铁路线路关系中。
铁路线路的关系标签示例如下:<pre>
type=route
route=railway
name=陇海线
name:zh=陇海线
name:en=Longhai Line
ref=0003
network=中国铁路
</pre>
==国铁信号==
此部分根据国铁信号机形制,简要制定了信号机标注的规则。
我国铁路色灯信号的颜色选用三种基本颜色——红🔴、黄🟡、绿🟢和两种辅助信号的颜色——蓝🔵、月白⚪。
三种基本颜色信号的意义: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两种辅助信号颜色的意义:月白色(即淡蓝色)表示引导或允许调车;蓝色表示调车停车,或附加在通过信号机上时作为容许列车不停车以不超过每小时20km的速度运行。
=== 标签图示 ===
X = 此灯位无灯头,使用✖️表示<br /> /=表示此位置有多个颜色
R=红色;Y=黄色;G=绿色;B=蓝色;W= 白色;
对于一个灯位内有多个颜色的信号机,采用如下形式表示:
红色+绿色 = 橙色-> Orange,标注O
黄色+绿色 = 草绿色-> Lime,标注L
=== 信号标注 ===
例子: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进站信号机,编号为S,带有调车信号机!!标签
|-
|{{#invoke:char|char|0x1F7E2}}{{#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code>S</code>
|
*{{Tag|railway|signal}}
*{{Tag|ref|S}}
*{{Tag|railway:signal:direction|forward}}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position|right}} (取决于所属线条的方向)
*{{Tag|railway:signal:main|CN-4:GYXY}}
*railway:signal:shunting=CN-4:RWW
*railway:signal:main:height=normal
*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normal_side
*railway:signal:main:form=light
*railawy:signal:shunting:form=light
*railway:signal:main:states=CN-G;CN-Y;CN-GY;CN-R
*railway:signal:shunting:states=CN-R;CN-RW;CN-W
*railway:signal:main:function=entry
|}
Below is for only railway:signal:[.]+= only.
==== 主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534}}
|
<code>main=CN-ExOSShD:XY</code>OR<code>main=CN-3:XY</code>AND<code>main=CN-ExOSShD:WR</code>OR<code>main=CN-3:WR</code>
|if it's known for it's 3 display on 25Hz track circuit, ExOSShD is for it's display style name but in my opinion it's too long so meh, go for <code>-3</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1}}<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
|<code>main=CN-ExOSShD:YGR</code><br /><code>main=CN-3: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
|{{#invoke:char|char|0x1F7E1}}/{{#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invoke:char|char|0x1F7E2}}
|<code>main=CN-ExOSShD:LGO</code><br /><code>main=CN-3:LGO</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3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G for secondary route.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534}}<br />{{#invoke:char|char|0x1F7E1}}
|<code>main=CN-4:YGR</code>
|this signal should be as 4 display, with ability to show GY for STFD
|}
==== 复示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invoke:char|char|0x1F7E2}}<br />{{#invoke:char|char|0x1F7E1}}||<code>distant=CN:GY</code>||This is not going to show red, it's not main signal sir.
|-
|. ⚪️<br />⚪️⚪️ in △||<code>distant=CN:WWW</code>
|-
|{{#invoke:char|char|0x1F7E2}} in ◇||<code>distant=CN:G</code>||
|-
|⚪️ in ◇||<code>shunting_distant=CN:G</code>||NEW!! for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_distance</code> tag
|}
==== 调车信号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Lights!!Tag<br />(railway:signal:<u>'''...'''</u>)!!Descripti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4}}||<code>shunting=CN:WR</code>||since cannot sure 3/4 display it is then not tagging which system is better<br />if you know it then you can use <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CN-3:RW</code> and so on
|-
|⚪️<br />{{#invoke:char|char|0x1F535}}||<code>shunting=CN:WB</code>||常见的调车信号机,一般以Dxx开头,白色表示通过,蓝色表示停止。
|}
==Other Property Tag==
Since the shunting signal might be on side or below the main signal,<code>railway:signal:shunting:height</code>is required more then <code>dwarf</code> and <code>normal</code>.<br />
It is better to add <code>normal_side</code> and <code>normal_below</code>.
<code>railway:signal:*:height</code>
== 城市轨道交通 ==
=== 线路 ===
与国铁部分相同,尽管城市轨道交通与大众生活更加密切,但仍需严格遵循On the ground原则,其命名以及标注应当以基础建设属性为准,而非抽象的运营线路。相关原则在上述铁路部分已经明确,这里不多赘述。仅简要列出相关标注示例。
此页面专注于基础建设标准的标注,更多运营以及公共交通的标准请参见[[China/Transport/Urban Rail Transit|此页面]]。
简要判断标准如右图所示(讨论中):
[[File:OSM中国社区轨道交通类型判断简图.png|thumb|此图旨在协助绘图者快速判断轨道类型。很多时候有例外情况,请不要担心求助其他编者。]]
==== 地铁 ====
OSM中提供 {{Key|railway|subway}} 键-值对用于标注地铁线路。
线路名称推荐以工程名为准,标注为<城市名>+轨道交通/地铁+x号线/xx线,填写入{{Key|name}}中。如北京地铁房山线、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佛山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请勿填入“<s>城轨13号线</s>”“<s>轻轨2号线</s>”等俗名。
{{Key|ref|*}}标签用于填写线路编号,通常地铁线路以M开头。部分线路可能公开名称无编号,但规划中使用编号,如北京地铁昌平线,应标注如:{{Key|name|北京地铁昌平线}},{{Key|ref|M27}}。没有编号的线路可以留空。
通常来说,中国大陆的地铁线路轨距为1435mm,应与国铁相同,使用 {{Key|gauge|1435}} 标注轨道,每条轨道均需标注。
常见的电气化方式有1500V接触网,750V第三轨等。
若线路使用第三轨供电,使用 {{Key|electrified|rail}} 标注每条有接触轨的轨道。
若线路使用接触网供电,则与国铁相同,使用{{Key|electrified|contact_line}}。
电压/频率和标注同样参照国铁标准,直流电填写{{Key|frequency|0}}。
对于带越行线的车站,如果能明确越行线/正线的关系(一般以道岔正向为正线),则越行线按照国铁部分的侧线处理,标注为 {{Key|service|siding}},不填写name以及usage标签。
==== 市域铁路 ====
这是近年出现的轨道交通类型,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铁线路,此类城市轨道交通通常使用更高速度等级和限界更大的列车,部分列车为国铁CRH6/CJ6平台改造而来,线路拥有更大的站间距和运量。很多编者已经对此类线路使用 {{Key|railway|rail}} 或 {{Key|railway|subway}} 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判断,此处以线路是否受国家铁路局NRA监管为准。如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雄安R1线,尽管使用了160、200km/h等级的国铁制式车辆,但由于其不直接受NRA监管,因此归入地铁中,标注为 {{Key|railway|subway}}。
相反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受到NRA监管,因此标注为 {{Key|railway|rail}} ,其余标注方案(如正线/侧线、电气化方式)按照前述国铁标准处理。
==== 轻轨 ====
==== 有轨电车/Tram-Train系统 ====
==== 单轨 ====
==== 磁悬浮 ====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 ===
与铁路部分相同,城市轨道交通亦有车辆段,用于列车的日常维护/检修。
此类设施通常命名为xxx停车场/xxx车辆段。位于线路末端或者中间某站点附近。整片区域应当标注为铁路用地:{{Key|landuse|railway}}。
车辆段内的线路均应区别于正线,其'''使用类型'''{{Key|usage}}应当'''留空不填''',而应当填写其'''服务类型''':{{Key|service|yard}}。
==<small>注释</small>==
<references />' |
Unix timestamp of change (timestamp) | '1742942856' |